大家好,欢迎回到Richard的财经解读,今天是我们美股SPAC分析的第29期了,这一期我们来分析一支前两天刚刚宣布合并的SPAC,股票代码是SNPR,已经有几个朋友在我的YouTube视频下方留言想看一下关于它的分析了,估计又是因为他是电动车版块概念的,所以比较火,那我们就来看一下吧。
但是需要提前说一下,这句话是我写完全文最后来写到前面的,这个SNPR是我所有SPAC分析文章里写的最郁闷的一个,壳公司、合并的公司处处都感觉不大正常,公司的业务模式也感觉问题很大,但是合并的估值却高达20亿美元,希望我的感觉是出错 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把我真实的想法写在这里,供大家参考一下。这一期真的是仅做参考,有太多我感觉怪怪的地方了。
视频开始前,请大家订阅我的频道,并且打开订阅旁边的小铃铛,这样就不会错过我每期发布的视频了。如果您觉得内容还不错,就给我一个赞吧,并且分享给您的朋友,这样就能够有更多人可以看到我的视频。如果您有什么想法需要和我交流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给我留言,我都会一一进行回复的。那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吧。
SNPR背后的壳公司全称为Tortoise Acquisition Corp. II,依据我们的经验,这肯定不是公司的第一支SPAC了,而是他们的第二只,果不其然,打开公司官网,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在2020年10月1日并购了Hyliion,股票代码是HYLN,Hyliion是8级商用车的电气化动力总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

这里要做一个说明,否则不了解的朋友可能比较晕,什么是8级车。北美的商用卡车是分为三大类八个级别的,其中1-3级为轻型卡车,4-6级为中型卡车,7-8级为重型卡车。而8级就是最重的,最大的。

HYLN这支SPAC的股价也是走了一个非常标准的SPAC行情,第一阶段是10美元的地板价,第二段是传出信息,股价上涨。第三阶段是确定合并,股价飙涨。第四阶段是热情消退,股价大幅回落。而且最高的时候,股价接近60美元,差不多翻了6倍。但是现在价格被打回了原形,估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起来了。当然,懂SPAC规律的朋友,自然是赚的很开心了。

由于现在公司的第二只SPAC再一次合并的还是电动车领域的公司,所以市场又再一次对SNPR报以厚望了。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对这家公司进行分析,所以我们再按常规的流程走一下,先看一下公司的管理层,然后看一下被合并公司的情况,最后说一下我个人看法。
Vincent Cubbage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总裁兼董事会主席,他同时在前家合并的公司Hyliion继续担任董事会成员。Cubbage是公司私人能源过渡团队的董事总经理,在加入公司之前,他在2006年创立了一家名为Lightfoot的私募股权公司,一直到2019年,这十多年都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管理合伙人,同时他还是另外几家公司的合伙人,担任过投资银行家,投资银行部的高级常务董事和部门主管。

Stephen Pang是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同时也是前一只SPAC的CFO和董事会成员,也会继续担任Hyliion的董事会成员。他还是公司私人能源转型团队的董事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公共和私人直接投资版块,包括私募股权投资。

公司的其他管理层,就不一一展开了,这里放一下公司的官网,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https://tortoisespac.com/#about。因为SPAC已经在2月8号宣布合并了,我们需要把主要的注意力关注在被合并公司上面了。但是从上面的介绍来看,公司的管理层算不上一流水准,连准一流的水平都够不上,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太多的公司管理层拥有顶级的水准了。
下面来看一下被合并公司Volta Industries的情况。这里直接放上公司的网站:https://voltacharging.com/
Volta是以商业为中心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行业领导者,借用他们官网的描述,Volta的商业模式在电动车市场上是独一无二的,它围绕着电动车带来的消费习惯的变化,通过建立充电基础设施来强化每个地点的消费行为。Volta的充电站配备了大型醒目的数字显示器,作为一个复杂的媒体网络,为品牌提供了一种在顾客进入商店之前就能接触到数百万顾客的方式。这些由赞助商支持的充电站为顾客提供能源,让他们在购物时能随时随地插上汽车。Volta的商业伙伴选择安装Volta充电站,他们的消费、停留时间和现场参与度都有所提高。目前,Volta的充电站遍布23个州和200多个城市,Volta的方法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渗透。
简单总结一下,Volta是布局上商业购物中心的,不仅仅提供电动车的充电,还可以接商家的广告,可以做客户的购物引导。

合并之后公司的总市值超过20亿美元,公司将从3亿美元的PIPE投资获得约6亿美元的净收益,以及3.45亿美元的信托现金。这些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商业化、产品生产、需求生成、运营增长和一般企业用途。
查询公司基本情况与管理层的时候,总感觉有点怪怪的,官网上并没有介绍公司的成立时间与发展历程,官网上对于创始人的介绍甚至有点无厘头。

Scott Mercer是公司的创始人和CEO,感觉官网上的介绍非常模糊,只写了他被夏威夷商业评为年度企业家,创立公司之前,他是精英一家老师汽车修理厂,之后出售了一台修理过的1967年捷豹XKE,开始了公司的创业,我个人不是车迷,捷豹这个车很贵吗?够公司的启动资金?然后官网仅仅介绍了他现在开什么车,就没有了……这有点搞笑,第一次看到官网这样介绍创始人的。
Chris Wendel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总裁,之前是一名全球金融高管,过去20年在高盛的美国、德国、日本分公司都工作过。在夏威夷度假时,看到了超市旁的Volta充电站,非常感兴趣,成为投资人,2012年加入高盛,担任合伙人和CFO。之后官网介绍了他的爱好,喜欢飞行、打网球,开什么车。
等于说Chris在度假的时候发现了Scott的充电站,感觉模式非常好,成为他的投资人,然后公司就合并上市了……这官网介绍太敷衍了。而且不仅仅是这两位,其他的高管几乎都是个人爱好和开什么车占据了一大部分的篇幅。
好在公司发布了投资者文件,在投资者文件上找到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但是还是感觉内容有点敷衍。

我们再挖一下文件上的数据,这里也放一下文件的链接:https://www.datocms-assets.com/32330/1612781257-volta-tortoise-ii-investor-presentation-02-08-21.pdf
公司预计,36个月之后,电动汽车将比燃油车更加便宜,也就是说几年之后,全球的车辆是以电动车为主取代燃油车的地位。全球主要的传统车企,都在大幅增加电动车的研发、生产比重,并且,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电动汽车厂家正在快速崛起,政府也在不断出台政策来支持电动车的发展。到2040年,美国的电动汽车数量还会以每年20%的速度来增长,累计美国充电站的需求量将是现在的24倍,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的市场规模会达到250亿美元。

同时,加油站或者是充电站,不仅仅是加油和充电这一个单一的功能,他们还覆盖着电视媒体、零售、旅行、酒店等各项业务,这是Netflix、Amazon、Airbnb等各家巨头的业务范围,这些加起来,全美15万个加油站,整体是5000亿美元的市场。
所以,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利用未来的充电站来整合各个商业版块,当公司手里掌握用户的车子以及消费习惯的大数据,比如选择怎么样的商店,停留多长时间,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就可以区别营销,从而带动更好的媒体广告、零售、酒店等业务。

随着公司掌握的数据越来越多,电动汽车需求的不断增加,公司网站的价值也会随之增长。所以,如果按投资者文件上的表达,如果称公司是一家电动汽车的充电解决方案,我感觉称其为大数据媒体公司可能更加合适一些,文件上继续举例,当一个顾客知道某个超市提供免费充电,立即更换了购物的超市。
然后,还说了给媒体的赋能,顾客访问了哪些黄金地段,有多少广告预算,传递多少有价值的购物信息,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所以公司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市场。

那我们来大致总结一下,Volta在商业场所安装和运营充电站。他们相信自己有一个预测算法,可以预测未来的需求位置,从而使他们能够利用较少的充电位置并获得更高的单位利润,而这个利润仅仅是有一部分是从充电中来,更大的利润是他们整合媒体、零售和酒店等。因为他们给客户提供15分钟的免费充电,先把客户吸引过来,15分钟之后再进行收费。按目前比较快的特斯拉超级充电来说,也要1个小时充满,慢速充电则是10个小时,即使Volta提供的都是超充,15分钟免费充电也仅仅是一个应急,15分钟之后就是每度电0.26美元了。
更快的电池技术,比如我们前面几期提到的微宏或者是QS,他们的技术虽然可能更加快一些,但是都没有量产或者大规模的投入使用,真正给客户带来价值,需要以新技术大规模投入使用为前提。
不知道美国的顾客是什么心态,如果是中国的顾客,这个薅羊毛,即使是去购物,绝对是掐着表去买东西,或者干脆不去了,而15分钟能买些什么呢。只能去便利店随便买一下或者指定买一下正好急需的商品,大规模的购物,比如Walmart、Costco,15分钟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在整合零售这一块,我个人是不大认可的,做一点广告投放还说的过去。
但是一开始,公司进行充电桩的安装投放就是一个很长的路需要走,他们是从夏威夷州起步的,现在慢慢扩大到美国本土,目前主要是在加州。他们的数据,Volta目前运营1602个充电站,2020年创造2500万美元的收入,先不去考证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如何,一家收入2500万美元的公司,估值能达到20亿美元。这个泡沫有点大吧。

与EV box和Chargepoint等竞争对手相比,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Volta自己并不制造充电站,这种模式可能有助于降低初始资本投入和设置时间,但是后期的硬件维护他们还是要来负责的。前期成本虽然不高,但是后期成本不低。
所以摆在Volta几个比较现实的问题,第一个是电动车的增长率与普及率,还是他们自己的网络规模,是否是像他们预期的那样;第二个,拜登政府是否会像预期那样出台政策加快电动车的进程;第三个是Volta自己能否执行他们安装更多产品的愿景,这三个现实的问题如果有一个不成立,这个商业模式就是有问题的。
最后来看一下股价,在我写稿的时间,价格是16美元,因为已经宣布合并,股价已经上涨了一波,最高突破了18美元,现在开始回落。但是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个人不知道是不是对这家公司没看懂,处处都不太合乎常规。是什么撑起公司的市值的?概念吗?但是不确定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自己是不会去碰这个SNPR的,而且第一波的涨幅已经过去了,就更没有买入的必要了。

好了,这就是我个人对于SNPR的看法,仅仅是个人的见解,这一期的分析做的感觉怪怪的,希望我是错误的,否则这个市场就太令人失望了。
如果方便,可以去我的YouTube频道观看视频,并且订阅我的频道,打开订阅旁边的小铃铛。
有兴趣交易SPAC,投资美股、港股的朋友,欢迎使用Richard的开户链接开设交易账户,有福利的哦:
富途证券开户链接:https://www.futu5.com/reg?channel=945&subchannel。=22(非美国籍)
老虎证券开户链接:https://www.tigersecurities.com/accounts?region=CHN&f=BCS&lang=zh_CN&invite=richardyao&group_id=CG3001927299(非美国籍)
盈立证券开户链接:https://m.yxzq.com/webapp/marketing/jump-register.html?register-cid=1668®ister-ct=ic&ICode=269003
免责声明:
我的文章仅为个人经验分享, 不是投资建议!凡是在文章出现的观点和个股的分析仅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不建议盲目采纳应用! 亲爱的朋友们! 投资之前, 一定要慎重考虑!充分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才可以参与投资活动! 股市里的钱是世界上最难赚的钱之一, 各位一定要量力而为!
所以我在这里郑重提醒各位:我只对我自己的投资损益负责, 不对任何个人和机构的投资行为负任何责任!我的任何观点不是对任何个人和机构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