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恒指上涨1.68%,指数的上涨最近更多还是一些非科技的大市值企业贡献,比如银行。市场的风格在互联网巨头反垄断动向之后明显出现变动。无论是金融还是周期都是如此。
资金在从一些互联网龙头出来之后,无论是去金融的还是去周期的亦或是周末部分券商提出的消费电子的。其实都是信仰暂停之后不同观点的体现。而且这些板块本身股价处于长期被压抑的状态,稍有增量资金,就很容易把股价拉起来,但是上升的空间就非常值得商榷,毕竟长期的套牢盘们可以顺势拿着,但是只要稍有下跌,也就很容易跑出来,而且周末不少券商对于周期的观点也比较明确,不是趋势的变化,就是到明年一季度。
在盈立看来,这也是一个比较乐观的预计。毕竟明年一季度之后的流动性环境也是一言难尽,从现在来看,如果没有大的意外发生,流动性会继续收紧。目前这些买入的资金,也更多是短线的钱。更多是在追涨杀跌。因而,这些顺周期的公司涨跌的速度都非常快,经常出现前一天涨停,后一天跌停。
最近机构的研究员们也表示很难做,因为市场风格的切换是很快的,一个是波动大,另一方面也是热点多。经常是一追就跌,一卖就涨。不过从周末的一些卖方和买方的观点来看,目前视线也还是比较集中在金融和周期上游领域。至于对市场的观点,普遍还是偏谨慎的。值得玩味的是,如果金融和周期的一些大盘股表现不错,那么为什么大多机构对于指数还是偏震荡的观点?是否就意味着非这些行业的权重公司,也是那些长期信仰的公司可能短期内还有股价上的压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的交易虽然看着乱,但是也不是没有解法。
第一,有短线交易能力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仓位来进行调整,比如配置3-4成的周期公司,无论后续如何发展,都能占据比较好的位置。
第二,守住一些确定性但是涨幅看似没有那么大的公司。比如汽车整车、物业、消费电子的龙头公司。
上述行业要不就是涨幅不算大,要不就是经过了比较深度的调整,比如物业的一些龙头公司股价调整幅度都达到了50%,最近也明显得到了资金的承接。消费电子的苹果产业链,最近苹果加单,也会体现在明年一季度的业绩之中。
整车企业包括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在内的一些企业近期发布的车型都表现不错或者预期很好。这个景气度可能不仅仅维持一两个季度。市场节奏快,卖方的报告也就很多,太多的信息轰炸会让很多人觉得什么都很好。但是把视线放稍微远一点,无论交易还是心态可能都会从容很多。